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旅游活动 旅游活动

元上都遗址简介

zmhk 2024-05-30 人已围观

简介元上都遗址简介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讲解一下“元上都遗址简介”的工作原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1.元上都遗址突出普遍价值的对比分析研究_元上都遗址2.神

元上都遗址简介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讲解一下“元上都遗址简介”的工作原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1.元上都遗址突出普遍价值的对比分析研究_元上都遗址

2.神之都城的元上都遗址有什么价值意义?

3.内蒙古元上都遗址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是如何保护景区的?

4.元上都遗址作文200字

5.正蓝旗景点

元上都遗址简介

元上都遗址突出普遍价值的对比分析研究_元上都遗址

       “元上都遗址”于2009年列入国家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计划,2011年1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提交申报文本。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承揽了该项目有关遗产申报的一系列技术咨询服务。其中最为重要的任务是从世界文明与文化的角度、重塑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简称OUV)。为此,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项目组立足于“城市文化”的角度,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文化特色和融汇过程分析,经由中国古代城市史、建筑史等专题研究,对草原都城遗址的遗产价值开展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学术探讨,形成了若干新观点。本文重点介绍申遗文本是如何通过对比分析手段、进行遗产的价值重塑。

       一、遗产概况

       “元上都遗址”是13~14世纪亚洲北方游牧与农耕两大文明在百年碰撞与融合中形成的具有文化融合典范价值的草原都城遗址,位于蒙古高原的东南边缘,曾是蒙元帝国忽必烈汗的第一座都城(1263~1273年)及其后元代各帝的“夏都”(1274-1368年)。

       该遗址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正蓝旗和多伦县境内,是传统游牧区和农耕区的交接地带。由城址(约18平方公里)、墓葬群(约5平方公里)以及分布于整个1759平方公里范围内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四部分共同组成。其中,城址包括宫城、皇城、外城、关厢和铁幡竿渠等要素,遗存类型有城墙、城门、道路、护城河、防洪渠,以及宫殿、寺庙、商铺、民居、仓库等各类建筑的基址;墓葬群分布于城址周边区域,包括以汉人家族墓葬为代表的砧子山墓葬群和以普通蒙古人墓葬为代表的一棵树墓葬群,它们是蒙、汉民族于上都生活的物证;自然环境包括与城市选址特征关系紧密的上都河、龙岗山和金莲川草原等自然要素,以及反映城市地理环境特征的沙地、湿地、森林草原和典型草原等特色景观;人文环境包括遗产所在地保存完好的蒙古族传统文化,以及城址周边分布于群山顶部的敖包所体现的草原游牧民族早期的山岳崇拜。

       二、对比分析

       作为文本编制的指导文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公布的《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以下简称《操作指南》)中第132条明确规定,申遗文本需要“提供该遗产与类似遗产的对比分析,不论该类似遗产是否在《世界遗产名录》上,是国内还是国外遗产。对比分析都应说明申报遗产在国内及国际上的重要性。”因此,对比分析是否全面和准确成为让世界遗产委员会来自于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所有专家认可“元上都遗址”突出普遍价值(详见: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陈同滨、蔡超、俞锋、徐新云、李敏:《试论元上都遗址的突出普遍价值》,《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12年出版)的重要依据。

       针对“元上都遗址”具有游牧与农耕两大文明相互融合、碰撞和吸收的价值特性,以及蒙、汉两个民族文化传统上的差异,结合元上都遗址的交流价值、见证价值、典范价值和关联价值,申遗文本编制项目组选择了4个方向开展对比分析:一是与蒙元帝国相关的同类世界遗产比较;二是与游牧文明相关的世界遗产比较;三是与蒙元帝国的其他都城遗址比较;四是与中国历史上北方其他游牧民族建立的都城比较。其中尤以蒙古帝国首都哈剌和林城遗址和蒙元帝国的大都与中都为重点。

       (一)与蒙元帝国相关的同类世界遗产比较

       (1)与鄂尔浑河谷文化景观比较

       在《世界遗产名录》中,与元上都遗址最具可比性的文化遗产是“鄂尔浑河谷文化景观”。它们除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有相似之处和历史渊源之处,在遗址遗迹、时空范畴、价值主题与特征、自然环境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

       第一,从遗产类型和遗址遗迹上比较。“鄂尔浑河谷文化景观”属于“人与自然联合的作品(引自《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2008版1)”,体现了人类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之间所产生的相互作用,以游牧生产与生活方式为主题。游牧民族利用传统技术在适宜放牧的草场上从事畜牧活动,从而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一种独特的精神联系;同时,它还向人们全面展示了鄂尔浑河流域曾经出现的不同游牧民族为适应自然环境和物质条件的限制而产生的各种生活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游牧文化(详见《鄂尔浑河谷文化景观申报世界遗产文本》)。

       “元上都遗址”属于“特定自然条件下,更主要是人文历史背景下两种文明人群的共同的作品”,体现的是不同民族在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方面是如何进行融汇交流与结合,并由此创造出一种亚洲北方具有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相结合的城市典范,对于研究蒙元帝国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文化特征等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它的遗产背景环境对此典范的形成过程提供了清晰的、有机的物证,与遗址本体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遗产价值。

       第二,从时空范畴上比较。在地理区域方面,两者于空间位置和地理特性的差异在于:“鄂尔浑河谷文化景观”位于蒙古高原的中心地带,是亚洲北方游牧民族主要活动区域的腹地所在。“元上都遗址”则位于蒙古高原的东南边缘地带,是亚洲历史上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临接地带。这一地理区位的差异导致了两处遗产在文化价值上的差异。

       在历史时段方面,“鄂尔浑河谷文化景观”的遗存年代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17世纪,绵延约3000余年,5个重要遗产点的历史年代为6~17世纪;这一时段跨越了中国历史上的唐、宋、元、明、清共5个朝代。“元上都遗址”的遗存年代仅限于中国蒙元帝国的100余年时间,即13~14世纪。

       第三,从价值特征上比较。“鄂尔浑河谷文化景观”在价值特征上主要展现了千百年来游牧民族的各种生活方式。鄂尔浑河流域是游牧文明的摇篮,是中亚地区游牧文化的典型代表,它的发展演进清晰地向人们展示了游牧文化的强健与持久。几千年来,这种游牧文化一直是亚洲绝大部分地区的主要文化形态。游牧民族通过贸易往来、军事征伐和思想交流等方式,对其毗邻地区根深蒂固的农耕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对整个世界的民族融合与文明进程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元上都遗址”在价值特征上则主要体现了亚洲北方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结合典范,展示了两大文明体系在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上的交流与融合。它不仅见证了游牧民族从游牧式的军事征略活动转向农业文明的王朝治理的重要转折,还见证了蒙元帝国所造就的国际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奇迹般的盛况;并作为横跨欧亚大陆的重要交通线路——丝绸之路东方世界的重要端点之一,对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发展影响深远,至今仍以象征“梦幻花园”的文化符号流传于当代人们的文化与艺术生活中。

神之都城的元上都遗址有什么价值意义?

       内蒙古正蓝旗旅游怎么样。

       正蓝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锡林郭勒盟南部,东与多伦县、克什克腾旗交界,南与太仆寺旗、河北省沽源县连接,西与正镶白旗为临,北与锡林浩特市、阿巴嘎旗接壤。全旗总面积10,182平方公里,人口8万,辖3个镇8个苏木,旗人民政府驻地为上都镇。

        正蓝旗历史悠久。早在一、二十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从战国至元朝是北方少数民族割据活动的地方,旗内有历史名城——元上都遗址(位于旗所在地东20公里)金恒州城遗址。清康熙十四年,这里被编入八旗,因旗号为纯蓝色而得名正蓝旗。民国时属察哈尔省,现隶属内蒙古自治区锡林过了盟。

        美丽富饶的正蓝旗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水土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富足,畜牧资源、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距北京最近的草原牧区,开发前景十分开阔。全旗草场面积8,330平方公里,占全旗总面积的82%。矿产储量大,分布广,现已探明的矿藏有金、铁、褐煤、硅石、天然碱、萤石、石英砂等20种,全旗水资源丰富,城内有大小河流21条、淖(湖泊)147个,水面积110平方公里。地下水源富足,水质优良、无污染,是引用、发展水产和水电事业的理想水源;历史文化古迹众多,人文资源得天独厚。旗内元上都遗址1988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全旗自然景观和旅游景点众多,草原风情特色突出,每年都吸引大量中外游客。旅游业成为全旗新的经济增长点;正蓝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207国道纵贯全旗南北,直通北京(480公里),集通铁路和集赤公路横贯东西,桑蓝铁路即将开通,蓝张(丰)铁路已在筹划,交通优势越来越明显,将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邮电通信事业发展迅速,1994年开通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7,000部,并开通移动电话和ETS无线接入业务;全旗苏木镇输通长电,社会各项事业长足发展。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增高,全旗“两基”达标通过了自治区政府验收;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农牧区三级医疗保健网覆盖率达到100%,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覆盖率达90%以上。

        正蓝旗党委、政府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加入世贸组织的历史机遇,全面实施围封转移、工业化、城镇化三大战略,全力推进上都电厂、桑蓝铁路、完达山乳制品加工、蒙元文化生态旅游、硅铁矿、黑城子煤田开发及4×30万千瓦自备电厂、上都工业园区以及上都高载能园区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主要工业企业有赛虹毛绒有限责任公司、长虹乳制品公司、蒙古包厂、草原兴发肉制品厂等皮毛乳肉畜产品加工企业,部分产品远销海外。

       全旗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根据你受益、我发展的原则,采取多渠道、全方位地进行广泛联合,实施最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努力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开发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

        辽阔的正蓝旗草原,民风淳朴,资源丰富,日益完善的配套服务、良好的投资环境,为有识之士提供广泛的发展空间;勤劳纯朴,热情好客的正蓝旗各族人民,真诚欢迎各界朋友到正蓝旗合作、投资、开发建设、共同创造正蓝旗美好明天

       谁知道正蓝旗有什么旅游景点么?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人民政府举行的首届“中国·元上都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新闻媒体和企业家代表100多人出席了发布会。正蓝旗人民政府旗长田永向大家介绍和展示正蓝旗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草原风光,并衷心希望通过媒体宣传正蓝旗悠久的蒙元历史文化、闻名遐迩的元上都遗址、美丽迷人的金莲川草原,以及蓬勃发展的正蓝旗经济。

       正蓝旗位于美丽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南端,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景色秀美,人杰地灵。正蓝旗曾作为中国封建王朝中统治疆域最大的大元帝国的发祥地,有着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里曾因一代草原名城——元上都的兴起而成为当时世界上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的中心,曾有从元世祖忽必烈等六位元朝皇帝在此登基。闻名于世的 “金莲川幕府”、“中西、蒙汉合壁的上都古建筑”至今被视为民族文化不朽的瑰宝,成为蒙元历史学家追源溯流的中心。

       历史悠久负有盛名

       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造就了诸多的军事家、文学家、诗人、音乐家、历史学家、画家等,其中代表性的有清代总督、将军、诗人松筠,中国现代著名诗人纳·赛音朝克图,历史学家赛熙亚勒,歌唱家朝鲁,蒙古族近代画家阿格旺,内蒙古现代小说家钢普日布等。成吉思汗、忽必烈、马可·波罗等众多历史名人与正蓝旗的辉煌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蓝旗是察哈尔草原民族风情的典型代表地区, 其草原盛会那达慕、祭敖包、察哈尔婚礼、蒙古族服饰及民族歌舞等都别具地方特色。正蓝旗的奶食制作工艺独特,历史悠久,在国内外负有盛名。自大元帝国到清王朝,这里一直是皇 家奶食的供应基地,至今生产奶制品的技法仍然延续元代传统工艺,并被文化部确定为“奶食文化之乡”。

       元上都遗址——唯一最具代表性的游牧民族文化遗产

       历史上曾与大都北京共同构成元朝两都制,并通过《马可·波罗游记》传遍世界的、闻名遐迩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上都遗址座落在正蓝旗金莲川草原上,正在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清单的历史古迹。元上都遗址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是研究元代历史文化、民族风俗的宝贵财富, 在830处世界文化遗产中,唯一最具代表性的游牧民族文化遗产。为加快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步伐,几年来正蓝旗安排上千万元资金,不断加大元上都的保护力度。对元上都遗址全部进行了围封,修复了元朝部分皇城墙,修建了元上都遗址展示墙,在元上都遗址前建成忽必烈雕塑群,遗址内修建了750平米的赏花木楼道,有效提升了元上都遗址文化内涵。目前《元上都遗址保护规划》己通过国家级专家评审,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正在编制中,争取早日使古城遗址列为全人类共同保护的世界遗产。

       离北京最近的典型草原

       正蓝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便利,境内有207国道、308省道、呼海大通道与集通铁路,锡蓝铁路、蓝多铁路纵横交错,交通条件十分便利。正蓝旗是离北京最近的典型草原,北部为浑善达克沙地,呈现出沙地草原的自然风光,南部为低山丘陵,展现出草甸草原的美丽景象。境内著名的旅游景点有乌和尔沁敖包,自然景色一年四季变幻多趣。有山美水秀的黑风河风光,世称“天然公园”。有神奇的白音宝力格泉水,寒冬不结冰,酷暑不干涸,终年流动。有风景独特的高格斯台沙漠公园,沙漠、河流与树木交相辉映。有美丽迷人的金莲川草原,金莲花盛开满山遍野,金光灿烂,是观光旅游的圣地。

       资源得天独厚 投资环境理想

       正蓝旗资源得天独厚,投资环境理想,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现已发现各种矿种35种、96处,已探明有可开采利用价值的矿藏有7种22处,其中硅石1000万吨,煤65亿吨,天然碱6万吨,石英石721万吨,石灰石400万吨,有储量丰富的二氧化碳气田一处,特别是 2006年在正蓝旗境内发现了一处钛铁矿带,品位和成因在全国尚属首例,开发前景非常好。正蓝旗作为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和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阵地,既享受国家民族政策,又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一直得到国家和自治区的多方面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同时,为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正蓝旗以“优化环境、加快发展”为目标,在客商投资、市场准人、税收信贷、资源开发、服务保障等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努力打造“政策洼地、服务高地、安全宝地”,已经形成了浓厚的招商引商、亲商爱商、安商富商的发展氛围。目前已有45 家企业入驻正蓝旗。

       迎来了一个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

       近年来,正蓝旗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揽全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为主题,以经济转型为主线,积极推进“生态立旗、工业强旗、牧业富旗、旅游兴旗”四大工程,通过多方积极争取,使上都电厂、锡蓝铁路等一大批国家、自治区的重点项目落户正蓝旗,工业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头,并列入了自治区50个重点发展工业旗县之一和中国西部县域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旗县之一,正蓝旗迎来了一个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特别是上都电厂、黑城子煤田等项目的运营生产,将正蓝旗打造成新型草原能源、工业基地;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全面实施,将正蓝旗打造成京北绿色生态防线;纯天然、无污染的草原生态畜牧业的全面推进,将正蓝旗打造成锡盟南部地区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大力兴起,将正蓝旗打造成全国民族文化旅游知名品牌。

       举办首届“中国·元上都文化旅游节”

       为了宣传和弘扬蒙元文化,推进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着力把元上都打造成国际知名文化品牌,推动旗招商引资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旗委、政府决定于7月19日至20日在正蓝旗举办首届“中国·元上都文化旅游 节”。此次文化旅游节的主要内容有苏鲁锭祭祀仪式,察哈尔奶食节,,金莲川赏花节,元上都草原自驾游暨元上都草原越野挑战赛,元上都摄影采风等活动。本次文化旅游节汇萃民族艺术精华,旨在尽显蒙元文化内涵,展示蓬勃发展的正蓝旗经济,同时将举办不同类型的招商引资经济洽谈。通过“以会促建设,以会促发展”,进一步提高元上都的知名度,促进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程,扩大正蓝旗对外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来我旗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同时吸引更多人士来正蓝旗投资创业。热情好客的正蓝旗各族群众,诚恳地邀请各位朋友们,能到正蓝旗做客,也希望新闻媒体宣传报导美丽富饶的正蓝旗,宣传报道古老神奇的正蓝旗文化,宣传报导蓬勃发展的正蓝旗经济。

       锡林郭勒盟十大最好玩的地方,锡林郭勒旅游攻略必玩的景点

        锡林郭勒哪里好玩?锡林郭勒好玩的地方有哪些?旅游,不外乎赏风景、尝美食、住宾馆、听故事和了解各地的文化风俗等等,从而可以开阔眼界、开拓智慧,锻炼意志,增长见识和见闻。更重要的是,从旅游中可以得到心灵的愉悦。本文为大家带来锡林郭勒好玩的景点排名,盘点锡林郭勒十大好玩的地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二连浩特市恐龙地质公园

        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内蒙古二连浩特市区东北9公里处的盐池附近,总面积10471公顷,核心区面积29.9公顷。已建成的有恐龙科普馆、恐龙化石埋藏馆、矿物晶体馆、伊林驿站遗址博物馆等。公园于2006年被评为自治区级地质公园,2009年8月被评为国家级地质公园,同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旅游景区。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是集遗址保护、科普教育、旅游参观为一体的综合展馆。

        2、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御马苑旅游区

        太仆寺御马苑旅游区,位于锡林郭勒盟南部贡宝拉格草原,是清朝太仆寺左翼牧群所在地,是锡林郭勒草原上距京、津、冀最近的蒙古风情和御马文化旅游景区。太仆寺御马苑旅游区,位于锡林郭勒盟南部的贡宝拉格草原,是清朝太仆寺左翼牧群所在地。在这里有着纯正的内蒙古草原风情,有被称为“京津冀的后花园”。景区内建有标准速度赛马场、马术绕桶赛场、御马博物馆、御马大酒店、战车式蒙古包群、奈曼风情包群、小型蒙古包等设施。这里拥有上百匹骏马,其中还有进口温血马。

        3、乌兰五台旅游景区

        乌兰五台旅游景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是佛教圣地五台山的五座大山之一,与山西五台齐名。景区占地面积5000亩,区内建有广场、五台庙、士兵墩、圣火、六字经文、成吉思汗铁骑印、成吉思汗足迹、石墩、孛儿帖皇后足迹、骑羊护法神、大黑天神、窟窿岩、弓箭、天母足迹,天母螺蹄印、天母脚印、成吉思汗石椅、白塔等景点。

        4、内蒙古滦河源国家森林公园

        内蒙古滦河源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半干旱地区森林草原地带,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三道沟林场境内,距多伦县城东南35公里处,总面积19万亩。2009年8月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滦河源国家森林公园地处滦河上游,内蒙古高原南端低山丘陵地段,亿万年的地壳变迁与河水的冲刷,造就了这里高平台、沙丘、河流洼地的有序分布,形成半环形盆地的地貌特征及广袤榆木景观。滦河源国家森林公园植物种类丰富,生物多样性较高,现已记录的维管植物77科256属502种。

        5、锡林郭勒大草原

        锡林郭勒草原,面积107.86万公顷,由乌珠穆沁、浩济特、阿巴哈纳尔、阿巴嘎和苏尼特五大部落组成,是世界闻名的大草原之一,也是我国四大草原—内蒙古草原的主要天然草场。这里有横贯草原中部的古长城与世界著名的元上都遗址;有典雅庄重的洪格尔岩画和明成祖五次北征留下的玄石坡、立马峰;还有世界闻名的"恐龙之乡"通古尔盆地等景点。下面旅游我将从景点、旅游线路、住宿、美食等方面为您介绍锡林郭勒草原旅游攻略,希望可以帮到想去锡林郭勒大草原旅游的您。

        6、锡林郭勒盟多伦湖旅游区

        多伦湖旅游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大河口乡,水域面积2万亩,东西两岸各有17公里长。景区处于高山、沙地、草原之中,沿库区两岸及库区内湖心岛、半岛、沙半岛和山、水、沙、草、林浑然一体,构成一幅既壮观又秀美的立体画卷。春天,万物复苏,莽莽山川,一片碧绿,树儿青青、草儿青青,白云朵朵、流水淙淙。

        7、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贝子庙旅游景区

        贝子庙,蒙古语名“班智达葛根庙”,汉名“崇善寺”。是内蒙古四大庙宇之一,位于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北部的“额尔敦陶力盖”敖包南坡下。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历经七代活佛精修而成,共耗费白银174多万两。全庙共分五大殿,中为朝克沁(行政教务)殿,两侧分别为拉布楞(活佛)殿,却日(哲学)殿,满巴(医务)殿和珠多都巴(天文数学)殿。 此外,贝子庙周围还有十几座小殿和两千余间喇嘛住宅,贝子庙建成后总面积达1.2平方公里。

        8、多伦吐力根天堂草原漂流

        吐力根天堂草原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东北部蔡木山乡铁公泡子村,距多伦县城45公里,距红山军马场50公里,距承德265公里,草原面积200平方公里。吐力根草原植被繁多,鲜花盛开,飞鸟成群,奔腾的吐力根河由北向南蜿蜒曲折,在美丽的大草原中宛如飘舞的玉带,形成九曲十八弯,穿越草原而过。在吐力根河5公里的漂流中缓中有急,蜿蜒曲折,乐趣无穷。在漂流中游客们可以尽情享受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皮筏在水中自由漂流的乐趣。午餐过后,游客们可以自由活动拍照留念,骑马、射箭、草原摩托等自费项目给了游客们更多的休闲选择。

        9、镶黄旗蒙古马文化博物馆

        蒙古马文化博物馆建于2008年5月,建筑面积为600平方米,其造型呈圆柱体形。馆外顶呈马掌形,整体外观造型体现了传说中马掌图案能够带给人们好运和对马文化发展前景的美好憧憬。中间的欧亚地图造型,记载了蒙古马曾经在特殊历史时期的辉煌。馆内现陈列有300多件展品。展区分文字区和实物区两部分。即:文字区主要用浮雕壁画、灯箱、文字解说、影像资料等方式全面展现了蒙古马文化的内涵。

        10、皇家御马苑旅游景区

        皇家御马苑旅游景区,又叫太仆寺御马苑旅游区,位于锡林郭勒盟南部贡宝拉格草原,是清朝太仆寺左翼牧群所在地,是锡林郭勒草原上距京、津、冀最近的蒙古风情和御马文化旅游景区。皇家御马苑水草丰美,种类繁多,以“皇家御马文化”为主题,深度挖掘“人与马的历史渊源”马与蒙古文明“打造”皇家御马文化"品牌,激发京、津、唐等地区对马文化的热情,弘扬蒙古马文化。该景区包括马博物馆、餐饮、住宿等设施,娱乐项目包括:骑马、射箭、卡丁车、欧式观光车、马术表演、绕桶赛、那达慕、篝火、祭敖包等。

        11、内蒙古宝格达乌拉国家森林公园

        内蒙古宝格达乌拉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东乌珠穆沁旗东北部,公园规划总面积为29652.8公顷,森林覆盖度46.98%,主要以天然白桦次生林为主。于2007年9月被批准设立为自治区级森林公园,2010年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并命名为“内蒙古宝格达乌拉国家森林公园”。内蒙古宝格达乌拉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东乌珠穆沁旗东北部,大兴安岭西南麓,属于典型草原向森林的过渡带,距旗政府所在地乌里雅斯太镇335公里,距兴安盟乌兰浩特市230公里,距阿尔山市80公里,303省道贯穿其中,交通便利,可进入强。

        12、元上都遗址旅游区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曾是世界历史上比较大的帝国元王朝的首都,始建于公元1256年;它是中国大元王朝及蒙元文化的发祥地,忽必烈在此登基建立了元朝。元上都南临上都河,北依龙岗山,周围是广阔的金莲川草原,形成了以宫殿遗址为中心,分层、放射状分布,即有土木为主 的宫殿、庙宇建筑群,又有游牧民族传统的蒙古包式建筑的总体规划形式,体现出一个高度繁荣的草原都城的宏大气派,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融合的产物,是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融合的杰出典范。

        13、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蒙古汗城旅游景区

        蒙古汗城,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主要以蒙古民族文化观光、休闲娱乐和草原观光为主。全方位、多角度向游客展示蒙古民族博大精湛的文化。该景区位于锡林浩特至林西公路沿线,巴彦乌拉镇以南15公里处,交通便利,空气清爽,草原风光旖旎。整体布局是以《成吉思汗》登基大典的汗城为蓝本进行修建的。整个景区分为中心区、西区和东区。目前,中心区建有一座直径18米,建筑面积260平方的固定式多功能蒙古包,是一个综合性娱乐场所,推出“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立体式服务。

       锡林郭勒盟旅游景点介绍 锡林郭勒盟有哪些旅游景点

       1、白音锡勒草原自然保护区

        位于锡盟锡林浩特市东南55公里,是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全境面积3730平方公里,。这里牧草繁茂,牛羊遍地,丘陵起伏,锡河穿境而过,景色格外美丽。保护区内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湖泊,出产的“三道鳞”鱼很有气,不仅个大体肥,而且肉质也异常鲜美。

        2、元朝陪都上都城

        位于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政府所在地 敦达浩特东北约20公里。始建于公元1256年,是元世祖忽必烈耗费巨资,用3年时间最后建成的,初名为开平府。元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便把开平府定为临时首都。4年之后,正式改称为上都,又名上京、滦京。上都城是由忽必烈的汉族谋士刘秉忠设计建造的,主要体现了汉族传统的城市布局,当时也兼顾蒙古游牧生活的习俗。它是一座富有特色的草原城市。

        3、古刹贝子庙

        内蒙古四大庙宇之一,位于锡林浩特市内额尔敦敖包山下,始建于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历经七代活佛不断修缮。全庙共分五大殿,中为朝克沁殿,两侧分别为拉布楞殿、却日殿、满巴殿和珠都巴殿。各殿内都有反映蒙古民族历史和生活的大量壁画,这些壁画形象逼真,色彩淡雅,是研究蒙古民族史和民族艺术的宝贵资料。贝子庙雕梁画栋,重楼复阁,汇聚了众多劳动人民的智慧;同时,那飞格斗拱的建筑风格,千姿百态的佛像塑造,富丽堂皇的绘画装饰,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4、阿尔善宝力格的“圣泉”

        在锡林浩特市阿尔善宝力格苏木境内,有一处远近闻名的矿泉,泉水可治疗肠胃病、皮肤病和风湿性关节炎等症。附近的牧民都称之为“圣泉”。每逢夏季来临的时候,远近患有各种疾病的人们便云集到这里、或饮泉水或用泉水洗涤。“圣泉”水清凉杀口,喝起来有股啤酒味道,人们又称之为“啤酒泉”。

        5、郎城古城遗址

        位于正蓝旗敦达浩特北两公里,始建于金代,因当地系乌桓游牧古地,故命名为“桓州城”。古城呈方形,东西长米,南北宽米,东西两面城门至今尚可辩认。城中部有建筑台基遗迹,当为州府官衙所在。古城内散布着大量残砖碎瓦,瓦皆为素面反面布纹,砖多是灰色素面,有少量沟纹砖。在古城内曾出土过粗瓷双耳罐、铁斧及定窖、钧窖瓷片。四郎城古城遗址保存较好,是研究金代政治设施的重要资料。

内蒙古元上都遗址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是如何保护景区的?

       元上都遗址是我国元代都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东北闪电河北岸。由成吉思汗之孙、元世祖忽必烈初建于1256年。

       我国北方骑马民族创建的这座草原都城,被认定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奇妙结合的产物,其遗址也是我国游牧民族遗存保存最为完好的文化遗产,甚至可以与意大利古城庞贝媲美。

       1251年蒙哥即帝位后,忽必烈以皇弟的亲贵身份,受任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从漠北和林南下驻帐金莲川,招揽天下名士,建立了著名的金莲川幕府,对忽必烈治理汉地乃至统一全中国起了重要的作用。

       1256年,忽必烈下令在这里选址建城,起初取名为开平府。1259年城郭建成。1260年,忽必烈在此登上大蒙古帝国皇帝之位,为元开国皇帝元世祖,于是就将开平府作为首都了。

       1264年,忽必烈开始修建大都,即后来的北京,下诏开平府上升为上都,用以取代漠北的和林,并确立了两都巡幸的制度,上都作为夏都,与元大都共同构成了元朝的两大首都。

       当时大都与上都两都之间有三路交通线路。每年4月,元朝皇帝便来上都,9月秋凉返回大都,皇帝在上都的时间长达半年之久。

       皇帝在上都期间,政府诸司都分司相从,以处理重要政务。除此之外,皇帝要狩猎行乐,还要举行蒙古诸王贵族的朝会和传统的祭祀活动。

       1369年,明朝将元上都复名“开平府”,不久废府改卫。1430年废弃不用。

       元上都全城由宫城、皇城和外城三重城组成:

       宫城在皇城的中部偏北,长方形。宫城是全城的核心,有东华、西华、御天三门,城墙用砖包镶。

       宫城中南边的御天门最为重要,它与皇城南门明德门在一条中轴线上,是出入的主道。皇帝所下达的诏旨,都要在御天门上发布,再送住大都,然后转发全国各行省。

       主要宫殿楼阁和官署、宫学建在宫城内。宫城建有水晶、大明、鸿禧等殿,大安、延春等阁。

       皇城环卫宫城四周,城墙用石块包镶,道路整齐,井然有序,南半部为官署,府邸所在区域,东北和西北隅建有乾元寺和龙光华严寺。

       外城在皇城西北面,全用土筑,周长约18千米。北部为皇帝观赏的御苑,是皇家苑囿和金顶大帐“棕毛殿”的建筑所在。南部为官署、寺观和作坊所在地区。

       城外东、南、西三处关厢地带,为市肆、民居、仓廪所在。明代荒废,城垣及建筑台基依然残留地表,蒙古语称此城为“兆奈曼苏默”,为108座庙的意思,就是依据城址中建筑众多而讹传的。

       城内除中央及北城墙中部的大型宫殿位于中线以外,大部建筑未采用对称的布局,殿、亭、阁、榭各具特色,或近临沼池,或开渠引流,或亭阁相连,形状大小各异,色彩风俗不同,优雅非凡。上述通往各地的驿道四通八达,为漠北与中原的交通枢纽。

       上都地区元朝时商贾工匠云集,繁荣兴盛,不但有从中原来的商人,也有从中亚和欧洲来的商人,他们运来各种金属器皿、日用品和为统治阶级享用的奢侈品,而后运走上都地区的畜产品,促进了以元上都为中心的蒙古地区的经济繁荣。

       上都在中外外交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元代中外交往频繁,上都常有阿拉失、波斯、突厥等商人往来。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中国居住生活了17年,深得忽必烈赏识器重。著名的《马可.波罗行记》详细记述了上都的宫殿、寺院、宫廷礼仪、民情风俗,第一次向世界介绍了上都,让世界了解中国。

       上都在元代科技史上的地位更不容忽视。早在蒙哥汗时期,开平就设有天文观测所——承应阙。上都城西北有一个山口,两山之间有一个古拦洪坝遗址。

       这一工程是当时著名科学家郭守敬在北方塞外草原建设的较为成功的大型泄洪水利工程,至今保存完整,成为郭守敬留给草原人民的一件永久纪念品。

       都城有众多佛寺、道观、清真寺等宗教建筑,宗教活动十分兴盛。上都常有色目商贾往来,很早就建有回回寺。上都居民中也有信仰伊斯兰教、景教等的。上都作为元的夏都,是北方宗教兴盛的中心,同时也是多元文化交流的中心。

元上都遗址作文200字

       元上都遗址作为元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元帝国盛况的上都城历经风雨洗礼,仍较完整地保留了原貌,是目前保留最完整的草原都城,也是草原文化和中原文化交汇融合之地。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五一牧场境内、滦河上游的闪电河北岸。始建于蒙古宪宗六年(1256年),初名“开平府”,中统五年(1264年)改名“上都”,又名“上京”、“滦京”,是帝后避暑的地方。

       1988年,被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6月29日,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正式宣布,将中国元上都遗址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在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近日审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元上都遗址保护条例》,自此,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保护有了立法规范。

       《内蒙古自治区元上都遗址保护条例》首次以地方法规的方式明确了元上都遗址的具体位置与范围。根据条例,元上都遗址是指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和多伦县境内的元上都都城遗址为核心的文物遗存,包括城址、祭祀遗址、墓葬区、行宫遗址等。

       同时,与元上都相关的祭敖包、民歌、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龙岗山、上都河水系等位于元上都区域内的湿地、草原、森林等自然环境均被界定为保护对象。

正蓝旗景点

       元上都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元代都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旗政府所在地东北约20公里处、闪电河北岸.由我国北方骑马民族创建的这座草原都城,被认定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奇妙结合的产物,史学家称誉它可与意大利古城庞贝媲美.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五一牧场境内、滦河上游的闪电河北岸.始建于蒙古宪宗六年(1256年),初名“开平府”,中统五年(1264年)改名“上都”,又名“上京”、“滦京”,是帝后避暑的地方.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名“开平府”,不久废府改卫,宣德五年(1430年)废弃不用.1956年和1973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内蒙古大学先后对其进行了考古调查. 元上都遗址在正蓝旗五一牧场境内、闪电河(滦河上游)北岸冲积平地上.元世祖忽必烈未即皇帝位前,在蒙古宪宗六年(1256年)开始筑城,初名开平府;忽必烈即位后,至元八年(1271年)改国号为元,称开平府为上都,又名上京或滦京,为元朝的夏都.元朝皇帝每年夏季率领重要元上都遗址 景观图(13张)大臣来这里避暑和处理政务,因此将宫城建成园林式的离宫别馆.全城由宫城、皇城和外城三重城组成.周长约9公里,东西2050米,南北2115米,宫城墙用砖包砌,四角有楼,内有水晶殿、鸿禧殿、穆清阁、大安阁等殿阁亭榭,将河水引入城内建有池沼.皇城环卫宫城四周,城墙用石块包镶,道路整齐,井然有序,南半部为官署,府邸所在区域,东北和西北隅建有乾元寺和龙光华严寺.外城全用土筑,在皇城西北面,北部为皇帝观赏的御苑,南部为官署、寺观和作坊所在地区.城外东、南、西三处关厢地带,为市肆、民居、仓廪所在.明永乐初年荒废,城垣及建筑台基依然残留地表,蒙古语称此城为“兆奈曼苏默”,为108座庙的意思,就是依据城址中建筑众多而讹传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蓝旗景点有元上都遗址、忽必烈夏宫、灰腾草原、四郎城古城、金莲川等。1、元上都遗址:位于正蓝旗上都镇东北,因地处滦河北岸,又有滦阳、滦京之称。是成忽必烈于公元十三世纪在中国北方草原上建立的都城。2、忽必烈夏宫:是以忽必烈在上都登基继承汗位建立大元帝国,并将上都长期作为元朝的夏都背景而取名。

       

        1、元上都遗址:位于正蓝旗上都镇东北,因地处滦河北岸,又有滦阳、滦京之称。是成忽必烈于公元十三世纪在中国北方草原上建立的都城。

        2、忽必烈夏宫:是以忽必烈在上都登基继承汗位建立大元帝国,并将上都长期作为元朝的夏都背景而取名。

        3、灰腾草原:是锡林浩特市著名九景之一,国家级草原保护区5处核心区之一,全称叫巴彦乌拉灰腾草甸草原核心区之一,又称灰腾锡勒天然植物园。是典型的草甸草原,牧草植物繁盛,夏秋野草茂密,郁郁葱葱,各种野花竞相怒放。

        4、四郎城古城:位于正蓝旗敦达浩特北,城址为乌桓游牧故地,故命名为桓州城。始建于金代,古城呈方形,东西长1052.5米,南北宽1136.8米。

        5、金莲川:地处正蓝旗闪电河沿岸,川中长满金莲花,花色金黄,七瓣环绕其心,六月盛开,金色灿然,因此取名为金莲川。辽代为桓州辖地,是辽朝皇帝和契丹达官贵族们的游猎避暑之地,金朝历代皇帝也把这里作为夏“捺钵”的避暑胜地。

       好了,关于“元上都遗址简介”的讨论到此结束。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元上都遗址简介”,并从我的解答中获得一些启示。